总体情况
2022年7月份,全市工矿商贸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7起、死亡27人。
7月份典型事故
7月5日,上海联成餐饮有限公司1名电工在漕宝路3457号五楼吊顶内检修监控线路时疑似触碰裸露照明电源线头触电身亡。
7月6日,位于原平路171号1楼装修施工现场,上海填亿实业有限公司1名作业人员在移动式脚手架上传递施工材料时触电身亡。
7月14日,位于城中路20号的上海大学2号宿舍楼外,上海申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在安装货用升降机附墙时,1名工人不慎从高约14米的附墙上坠落身亡。
7月29日,位于彰武路50号内,上海符新制冷科技有限公司1名作业人员在清洗中央空调过程中触电身亡。
7月31日,位于振康路 238 号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车间内,1名作业人员仰面倒在地上,一台移动风扇倾倒并压在其身上,人已无意识,疑似触电。
历史同期典型案例
福泉路金钟路口
“2020·7·31”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简况:
2020年7月31日凌晨1时40分,在长宁区福泉路金钟路口宜家购物中心上海临空项目工地1-2区基坑内,上海群利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基坑第四道支撑梁浇筑作业,1名作业人员站在梁上排除泵管卡阻时坠落至基坑底部身亡。
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未配备安全绳,违规站在梁上冒险作业;事发作业区域未设置临边护栏和安全防护设施。
间接原因:
上海群利实业有限公司未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未有效督促检查事发基坑作业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未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未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指挥协调,未及时发现和制止工人违规站在梁上冒险作业。
责任追究:
长宁区应急局对上海群利实业有限公司以及项目负责人分别予以行政处罚。
措施建议:
上海群利实业有限公司要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堵塞安全生产漏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严格执行较大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制度,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能力,层层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辨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作业现场统筹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能力,进一步规范现场安全管理,杜绝工人冒险作业和违规作业行为。
安汾路
“2021·7·9”车辆伤害事故
事故简况:
2021年7月9日9时30分许,在虹口区安汾路580号区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内,上海循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辆叉车在清运垃圾箱时,撞倒1名垃圾分拣工致其死亡。
直接原因:
垃圾分拣工被叉车撞击并拖行导致死亡。
间接原因:
上海循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存在操作规程不健全、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一)针对叉车作业,虽然制定了《叉车安全操作规程》,但是未明确转弯减速等方面的安全使用要求;未根据本单位叉车工作区域的路况,规范本单位叉车作业环境,未充分考虑场内扬尘影响视线、照明欠佳、行车路径及标识标牌未标明等增加车辆伤害事故发生概率的因素。
(二)未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完善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循延公司未对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员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作业环境、作业场所等方面开展定期安全检查。
(三)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相关管理人员对重点岗位操作规程不清楚;作业工人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缺乏认知。
责任追究:
对上海循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涉事叉车驾驶员涉嫌刑事犯罪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虹口区应急管理部门对上海循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分别予以行政处罚。
措施建议:
上海循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根据法律法规要求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生产实际、规范要求编制各岗位操作规程;要定期开展厂区全面危险源辨识,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做到安全隐患排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要改善工作环境,科学布置作业场所,完善劳动制度与生产组织,避免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员工作业劳逸结合。
上海循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上级公司要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制度,定期对下级公司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监督和指导下级公司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项目发包单位要强化对区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安全管理,督促项目承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隐患闭环整改,落实项目承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风险提示
➤近期触电事故风险高、身体原因猝死增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要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加强电气设备管理,督促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防范触电类事故;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高温期间对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降低劳动强度、及时调整作业进度。
下阶段,中毒和窒息类事故风险增加,易发生于有限空间作业,本市近几年发生过因中毒和窒息引发、救援不当导致伤亡扩大的群死群伤事故,教训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