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5日,围绕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工作重点,近70场主题活动、技术路演和成果发布,在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现场举办。来自灾害防治、应急救援、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数百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政府及企业管理者齐聚一堂,分享成果、畅谈举措,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的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
主题活动
“改革创新安全治理模式 赋能基层韧性能力提升”主题活动
5月13日,“改革创新安全治理模式 赋能基层韧性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长三角三省一市应急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近300人参会,共探基层应急管理创新路径。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朝,以及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白中华出席并致辞。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沈伟忠等领导出席。
周延礼、苏洁、孙建平三位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六位专家学者,分别从聚焦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和基层治理实践与技术创新角度,分享破题思路、技术创新与实践经验。活动现场揭牌成立消防安全研究实践基地、保险科技研究中心、城市更新材料科技研究中心三大平台,发布《长三角区域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论文集》,首次提出“区域风险联防联控指数”“基层应急能力评估标准”等创新工具。
“以高质量教育培训,提升智慧应急管理能力”主题活动
5月13日,长三角“以高质量教育培训,提升智慧应急管理能力”主题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王月云,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凌宇出席并致辞。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桂余才,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胡明,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政治部主任刘闯等领导出席活动。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智慧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赵来军介绍了智慧应急管理学院的建设发展成果,并与长三角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宣教中心及6家政企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凌文、吴旦、武连军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主旨发言,来自政、产、学三方的嘉宾在圆桌对话环节开展了深度研讨。现场发布了“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应急(安全)教育基地”名录,20家入选基地将通过长三角区域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数智融合 护航平安——“AI+应急执法”成果发布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安全风险呈现复杂化、放大化、叠加化的趋势,对安全防控的系统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5月13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执法总队、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执法学习助手、执法情报助手、执法案卷评查助手和执法规范预警助手”4项“AI+应急执法”成果,标志着上海应急执法如何由“人海战术”向“智能布防”转型。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曹俊出席发布会。
活动现场介绍了“执法学习助手”等4个智能体的功能,即依托“执法学习助手”,实现“一部手机就是一个数字专家”的功能;依托“执法情报助手”,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数字哨兵”的功能;依托“执法案卷评查助手”,实现“执法办案规范质量数字内窥镜”的功能;依托“执法规范预警助手”,实现“规范执法行为的数字监督员”的功能。这些“AI+应急执法”的应用将更多参与到城市安全治理之中,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支撑。
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联盟暨十大场景发布活动
5月14日下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航空应急救援”为主题的“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联盟成立暨十大航空应急救援场景发布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出席并致辞。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桂余才发布航空应急救援十大应用场景。
活动现场,由上海长三角安全应急产业促进中心联合国内航空应急救援领域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长三角航空应急救援产业联盟正式揭幕成立,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局长万向东为联盟揭牌。多位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为区域航空应急救援产业搭建了资源对接与技术合作的桥梁,助力长三角打造全国航空应急救援实践标杆。
“科技赋能有限空间应急装备,助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主题活动
5月14日,“科技赋能有限空间应急装备,助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主题活动举办。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在路演现场观摩由3M企业技术团队展示的有限空间作业重点场景安全解决方案。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沈伟忠等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市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发起“有限空间作业全链条安全防线”安全倡议,呼吁广大企业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共筑“安全防火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到场专家代表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分享科技赋能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提出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痛点、防范对策措施及数智化安全防范实践案例。
此外,“韧性视角下的既有建筑与基础设施安全运维技术”主题活动、“第四届长三角智慧应急创新发展”主题活动等同期活动成功举办,聚焦不同维度分享科技赋能应急管理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为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