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优化营商环境,8月21日,由上海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处联合主办,上海市应急管理事务和化学品登记中心协办的“沪上应急流动课堂”临港行——“开放零距离,共治筑安全”主题活动在临港新片区举行。
以精准宣教赋能企业发展
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本次活动结合临港新片区产业集聚、新兴业态多的特点,围绕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面临的安全问题,采取“定制化+互动式”教学模式,邀请行业专家辅导解读。上海市应急管理事务和化学品登记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晓冬、刘堃分别围绕《简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解读进行授课和问答互动,为企业明确了新标准实施后的重点任务与合规管理路径。
本次活动在线下及线上共吸引1000余名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参训,覆盖企业120余家。参训企业普遍反映这种“点单式”培训模式很实用,能及时回应当下企业需求。
以政企协同优化服务模式
推动安全治理提质增效
活动现场不仅是培训课堂,更是服务平台。主办方坚持“服务+监管”并重,以多元形式提升活动实效,做到“三个结合”——政策宣讲与实操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短期课程与长效服务相结合。同时依托“流动课堂”,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应急服务联络点,提供后续咨询与技术支持。
以机制创新形成长效合力
打造宣教服务“上海样板”
“沪上应急流动课堂”将不断探索“送教上门、智慧赋能、精准服务”新模式。此次临港行,正是打造宣教服务“上海样板”的创新尝试——从“单向宣讲”到“互动服务”,从“传统培训”到“智慧赋能”,从“短期活动”到“长效机制”。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建立“流动课堂+联络点服务”模式,推动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协同共治的安全治理格局。
下一步,上海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将联合相关行业部门,持续深化“沪上应急流动课堂”品牌建设,推动安全培训从“普及化”向“精准化”升级,为推动上海韧性城市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