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静安区应急局按照区委大走访大调研工作要求,深入社区、深入企业,从最突出的问题、最难啃的隐患、最具风险的领域入手,围绕核心工作,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形成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城区安全治理工作模式。
一是创新基层安全监管模式,破解隐患“排查难”的问题。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一些部门、街镇反映安全管理力量薄弱、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极大限制了各部门、街镇监督企业、排查隐患。为解决该问题,区应急局创新基层安全监管模式,一方面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为各部门、街镇一线执法人员开展现场带教工作,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确保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看得出问题、查得出隐患”。另一方面,聘请专家对本区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风险评估,起到“把脉问诊”的作用,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
二是创新分级分类管控机制,破解隐患“治理难”的问题。以往隐患整治碰到最大的问题是各个部门都在管,但没有具体一个部门牵头负责。区应急局对近年来本区的重大事故隐患就行了梳理和分析,听取相关部门、街镇的意见,形成了重大事故隐患分级分类挂牌督办制度,根据隐患的类型、规模的大小和整治的难易程度,将重大事故隐患分为市级、区级和街镇三级挂牌督办,明确由区安委办牵头抓总,具体隐患由属地牵头、部门配合共同推进,避免了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现象。万荣路948号项目因违章搭建体量大、违规居住人员多、消防问题突出被列为今年的区级挂牌督办项目,整治过程中,区应急局协调指导、统筹推进,由彭浦镇牵头,区商务委、区消防支队、公安派出所等多部门积极配合、联勤联动,通过取消园区资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同约谈责任人等方式,确保该重大事故隐患如期消除。
三是创新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破解隐患“固守难”的问题。针对一些隐患整治难、固守更难的问题,区应急局革新工作思路,不以暂时性的隐患消除为整治目标,而是从二个方面强化闭环管理,确保整治成效。一方面,开展问题隐患“周周看”,每周对前期整治过的重大事故隐患开展“回头看”检查,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真实掌握隐患单位的后续管理情况。另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属地街镇、责任企业积极推进隐患单位转型。比如今年整治的乾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于该单位地点较为隐蔽,其私自改造房屋结构、加盖违章建筑、违规进行规模型租赁的问题虽经整治,但依然存在返潮风险。区应急局多方协调,成功做通企业工作,推进整体改造,确保区域长治久安。
对于基层部门、单位反映的问题,区应急局始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努力寻找解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尤其是涉及到城区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问题,区应急局更是立足本职,切实把问题隐患的解决抓好、抓实、抓到位,为解决基层难题、维护城区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