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产,规则严苛为何事故仍偶发?
应急演练如何告别
“演”为看、实现“练”为战?
11月4日,由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打造的“2025上海应急·全民安全公开课”在“直通990”栏目正式开讲。首期节目聚焦“生产安全”,上海城投集团安全管理部总经理陈龙、静安区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四级主办孙彦、上海沪东中华进修学院理事长曹剑锋三位嘉宾齐聚直播间,从企业实践、政府监管、专业培训三重维度,共同剖析安全管理的痛点难点,为市民带来一堂既“硬核”又“接地气”的安全科普课。

制度落地需闯三关
针对“制度完善却事故偶发”的困惑,陈龙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在于制度能否真正落地,并剖析了三个关键环节:规则本身、信息传递、员工意愿。
“宁要可执行但不完美的准确,也不要无法执行的正确。”陈龙强调,规则制定要让一线员工“照着能做”。他指出部分单位“安全交底机”5秒刷脸、考试纠结于法律通过日期等形式主义,提出培训必须追求“真学会、真掌握”。对于执行意愿,他提出既要通过安全文化实现“我要安全”,更要通过严厉一致的处罚树立“违规必受罚”的预期。
孙彦和曹剑锋对此深表赞同。孙彦强调企业要“立规矩”、现场管理要用“放大镜”;曹剑锋则指出要通
过真实案例和严格考核,确保从业人员真正具备安全能力。
厘清概念守护安全
节目中,专家们还厘清了“危险作业”与“特种作业”的区别。陈龙列举了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常见危险类型。孙彦解释说,危险作业是对作业过程的管理要求,特种作业则侧重于操作人员资质管理,必须“持证上岗”。
曹剑锋进一步明确,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等特种作业风险极高,必须持证操作。他提醒公众遇到此类作业要主动避让,发现无证操作应及时反映。
应急演练要实战化
谈及应急准备,陈龙直言当前部分演练存在“演练思维”,与实际情况脱节。上海城投正推动“两不一无”演练方式——事先不通知、人员不集合、演练无脚本。
他分享了一次夜间泄漏应急测试暴露的问题:通讯不畅、指挥员不明、救援力量虚报。“一次暴露问题的演练,远比圆满的‘表演’更有价值。”陈龙表示,演练目的是发现问题、获得成长。
陈龙寄语企业负责人,要成为让员工感受到的“有感领导”,并聚焦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首堂“全民安全公开课”深入探讨、务实分享:安全关乎制度,更关乎人心;需要刚性约束,也需要智慧赋能。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安全,正在成为每位市民
和这座城市之间
最坚实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