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机场发展的生命线。在建设品质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世界一流的机场产业集团的发展进程中,机场集团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积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不懈以“5+X”全覆盖安全理念筑牢安全“五道防线”,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上海机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不懈以“5+X”全覆盖理念
筑牢安全“五道防线”
机场集团
党委书记、董事长 秦云
以“5+X”安全理念
筑牢“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机场集团深刻认识到机场安全工作的复杂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安全生产的要求。集团公司提出了既符合机场安全运行实际,又具有机场行业特点的“5+X”全覆盖安全理念,全面指导安全运行工作实践。同步以“三个敬畏”为核心的安全作风建设为有力抓手,总结和丰富“五位一体”的上海机场安全文化内涵,使全员工、全行业、全过程、全地域、全时段的“5+X”全覆盖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生产“一盘棋”的协同机制日趋健全,生产运行和安全保障的联动性明显增强,安全的持续性、可控性进一步增强。
以安全“四个责任”体系
落实“责任防线”
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不断深化“主体责任是根本,领导责任是关键,岗位责任是基础,监管责任是保证”的“四个责任”体系。一是强化主体责任。集团与各直属单位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分解指标,健全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考核制度,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环环相扣”的安全工作局面。二是压实领导责任。持续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集团及各直属单位不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和安全履职“两份清单”,完善履职内容,强化领导责任落实,理清安全工作“怎么抓、抓什么”。三是夯实岗位责任。全力推进“两册一单”建设工作,通过《运行管理手册》《标准化操作手册》《标准作业程序检查单》的编制落地,对标上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对相关业务的要求,从制度、措施两个方面量化每一项业务的作业标准,统一纳入岗位操作手册。四是落实监管责任。重点围绕高风险领域、重要岗位建立监督检查事项清单,将日常监督检查与民航行业法定自查、阶段性安全大检查等工作相结合,加大检查深度、扩大检查范围,有力推进安全监管的“查落地”和“抓落实”。
以双重预防机制
构筑“管理防线”
安全工作需强化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推动安全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型。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是预防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关键举措。机场集团全面推广应用SMS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将安全风险隐患要素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在安全检查、安全活动、安全信息中所辨识的危险源和排查的隐患均纳入SMS系统中闭环管控,并持续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动态清零。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员工利用现有 SMS系统隐患随手拍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的积极性,填报身边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目前,系统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6000人,员工自愿上报安全隐患数量从日均不足10条逐步上升到日均50条,初步形成了“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工作局面。
以“三基”建设
夯实“基础防线”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机场集团把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支点,坚守安全底线。一是打造安全专业化队伍。依托“AVINEX学起来”资质管理和培训系统平台和微培小程序为载体,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素养和生产技能,选拔专业能力强、善于管理、敢于管理的优秀人员加入到各级安全管理岗位,安全管理上“专业人做专业事”。二是倡导“手册文化”。“手册文化”作为集团安全文化建设重要组成,进一步深化“两册一单”的推进覆盖和落实执行,打造“手册员工”“手册班组”,实现员工从安全理念到行为习惯的转变。三是加大科技赋能。根据集团“平安机场”建设“十四五”规划,全面启动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支撑,基于数据驱动和过程管控的一体化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突出安全管理体系、安保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核心管理要素的融合统一,推动安全新技术应用,形成全感知、可视化及主动防御的安全体系。
以核心风险防控
强化“措施防线”
机场的安全工作有点多面广、专业性较强、驻场单位多等特点,机场集团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关键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航空安全方面,通过强平台、严督查、上技防、畅协调等一系列综合手段,履行好区域化管理职责,持续管控好跑道侵入、航空器刮碰、FOD和鸟击防范以及不停航施工等重点风险。消防安全方面,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报告制度,开展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和综合治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在航站楼设置消防应急小分队,提高一线处置能力。空防安全方面,推进“平安民航”“平安货运”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力落实反恐防范措施,开展差异化安检试点工作,推进“易安检”“无纸化”项目,通过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判断员工操作规范性,提高安检质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