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本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有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438起、死亡455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一、各类事故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23年,全市发生有人员死亡的事故438起、死亡455人,同比分别上升18.1%、13.8%;与2021年相比分别上升1.9%、下降0.4%。其中,发生较大事故4起、死亡12人,同比减少1起、6人,分别下降20.0%、33.3%;与2021年相比减少1起、8人,分别下降20.0%、40.0%。
在本市10个重点统计的行业领域(建筑业、化工、工贸(前述3个行业统称工矿商贸,下同),生产经营性火灾、道路运输、水上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渔业船舶、农业机械等,下称事故总量)中,扣除道路运输事故(208起、211人),其他9个行业领域发生事故230起、死亡244人,同比分别上升15.6%、7.5%,与2021年相比分别下降3.0%、3.6%。
(二)区域事故情况
有2个区所辖区域内发生较大事故:浦东2起(均发生于临港)、闵行1起,另有市直管的中央在沪国有企业1起;有4个区所辖区域内发生死亡2人的一般事故:浦东4起、奉贤2起、闵行2起、松江1起。
市区(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下同)中,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由相对少到多依次排序为静安、长宁、虹口、黄浦、普陀、杨浦、徐汇,与本区前4年(2019-2022年)年均死亡人数相比,下降的(按降幅由高到低排序)有静安、黄浦、长宁、普陀,上升的(按升幅由低到高排序)有杨浦、徐汇、虹口
。
其中,工矿商贸行业领域死亡人数由少到多依次排序为长宁、普陀、杨浦、静安、虹口、黄浦、徐汇。
郊区(浦东、闵行、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崇明,下同)中,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由相对少到多依次排序为崇明、宝山、金山、青浦、奉贤、松江、嘉定、闵行、浦东;与本区前4年(2019-2022年)年均死亡人数相比,有所下降的(按降幅由高到低排序)有崇明、浦东、金山,宝山持平,上升的(按升幅由低到高排序)有松江、嘉定、青浦、奉贤、闵行。其中,工矿商贸行业领域死亡人数由相对少到多依次排序为崇明、宝山、奉贤、松江、青浦、金山、嘉定、闵行、浦东。
(三)行业领域事故情况
在本市10个重点统计的行业领域中,道路运输208起、死亡211人,同比增加36起、38人,分别上升20.9%、22.0%,与2021年相比增加15起、7人,分别上升7.8%、3.4%;建筑业31起、死亡34人,同比增加5起、6人,分别上升19.2%、21.4%,与2021年相比增加2起、3人,分别上升6.9%、9.7%;水上运输5起、6人,同比减少6起、22人,分别下降54.5%、78.6%,与2021年相比减少7起、12人,分别下降58.3%、66.7%;生产经营性火灾2起、死亡2人,同比均持平,与2021年相比减少1起、6人,分别下降33.3%、75.0%;农业机械2起、2人,2022年未发生死亡事故,与2021年相比增加1起、1人,均上升100.0%;化工、工贸等其他行业领域190起、死亡200人,与2022年同比增加34起、35人,分别上升21.8%、21.2%,与2021年相比增加3起、10人,分别上升1.6%、5.3%;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渔业船舶未发生死亡事故。
有2个行业领域发生较大事故:建筑业(电力建设)发生1起、死亡3人,工贸等行业领域发生3起、死亡9人。
二、下阶段主要形势
临近年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进入年底冲刺和收官阶段,加之极端天气多、人员流动频繁,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燃气)、消防、文旅、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事故诱因增加,内外部经济环境仍面临较大挑战。各种风险交织叠加,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复杂。
1.交通运输领域。道路运输: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团雾现象增多,道路湿滑、视线不良,对高速公路通行安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特别是过往车辆因驾驶人不熟悉道路通行条件、气候情况,未提前防范应对或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多车追尾连环相撞的恶性道路交通事故。春运将至,道路运输压力急剧增加。随着春运及节后复工复产,全市公路客货运量将大幅上升,客货运车辆超载超速、违规变道或抢黄灯闯红灯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反弹,公路货运事故风险增大。极端天气多,易产生道路湿滑、视线不良等诸多不利,未提前防范应对或处置不当极易引发事故。水上交通:涉客事故近年来有所抬头,容易引发人员伤亡和舆论关注。
2.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领域。气温降低,危险化学品生产设备设施、输送管线等易发生冻凝,充装、倒灌、运输等作业过程安全风险增加。化工装置开停车、检维修作业危险性高,处置不当或出现异常,极易引发事故。当前正值烟花爆竹进入产销旺季,烟花爆竹非法制贩活动活跃,非法经营、运输、储存烟花爆竹案件进入高发期。
3.建设施工(燃气)领域。当前建设工程领域进度压力大,容易发生极端天气下强行组织施工等冒进蛮干现象,事故风险上升。冬季城镇燃气用气量增加,餐饮等经营场所用气环境复杂,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多,安全风险增大;燃气管道检维修作业增多、风险辨识不到位,容易出现因作业前未切断燃气管道,有限空间作业未严格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规定,作业中缺乏作业监护,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等易引发中毒窒息等事故,盲目施救易导致事故扩大。
4.消防安全领域。年终岁末各类商业促销、宗教祭祀、大型群众性聚集活动频繁,各类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文化娱乐场所,用电用火用气安全风险增大。工厂生产、仓储物流企业,尤其是高架仓库以及“厂中厂”“园中园”等,近期接连发生有影响的火灾,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未有效落实。部分高层住宅存在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停用、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以及消防车通道堵塞占用等动态风险隐患,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容易蔓延扩大。群租房、老旧小区、“三合一、多合一”消防基础薄弱场所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设备频繁,极易引发火灾。
5.文化旅游及特种设备领域。文化旅游:全国各地文旅部门掀起互动热潮,国内旅游迎来小高潮,加之“繁花”等热播剧引发黄河路、云南路、南京路商业街等吸引大批游客,部分人员密集场所承载超负荷致拥堵、踩踏的风险激增。特种设备:深圳欢乐谷“10·27”过山车碰撞事故报告的公开再次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本市也有不少类似大型游乐设施,其安全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