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本市建设安全实训基地,加强职工安全技能培训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经与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本市建设安全实训基地,加强职工安全技能培训的关注!您针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存在重书面轻实操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借鉴中石化建设智能化、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议,我局表示认同。
随着社会公众对应急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在政府引导和推动下,全国各地正在推进应急安全体验馆、安全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极大地增强了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安全责任感,提升了面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知识和能力,预防和降低了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提高了全社会整体抵御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本市目前约有144个应急安全体验场馆,主要功能类型包括综合性体验基地、专业性体验场馆、儿童教育体验馆、面向学生的校园体验馆、科研机构类体验馆、社区体验馆以及基础性博物馆,其中依托学校建立的场馆有91个。根据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分为政府投资建设的安全体验馆(108个)、高危行业建设的专业性体验馆(24个,其中消防类专业性体验馆有17个)、政府社会合作共建的安全体验馆(6个)以及企业自主投资建设探索产业化运行的安全教育场馆(6个)。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场馆有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上海消防博物馆、上海地铁博物馆、上海气象博物馆等。
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基于“先防后救、防救结合、全民参与”的理念,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全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围绕适应上海特大型城市常见的公共安全隐患,规划了“4823”的安全教育实训内容,包括4大类安全范畴,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设计了8种安全教育主题,覆盖了地震灾害、气象灾害、轨道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日常生活安全、防空安全紧急救护等公共安全实训内容,共计23个专题实训馆、综合演练馆和辅助实训馆。基地的建设以“真学、真练、真懂、真会”为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全真或高仿真场景中的公共安全避险技能训练,打造规模化、多样化、规范化的公共性、公益性服务平台。以提高青少年安全素养为抓手,使其在学生时期就具备公共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技能,为其成年后具备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发挥教育的辐射和影响作用,使个人、家庭和社会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减少损失,从而逐步提高整个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避险救护力和社会整体防灾避难的实力。基地的建成有效填补了国内和国际上综合性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的空白,较好地发挥了安全教育、素质拓展、示范引领的作用,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全国的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依据,推动安全教育的国际化互动。
一直以来,本市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始终关注重点行业、重点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本市国资委系统相关企业,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建立了符合本企业需求的培训实训基地,如:光明食品集团的小木屋民安安全教育实训基地,能提供完整、优秀、专业的社会公共安全实训综合性服务,内容涵盖交通安全、台风体验、灾害动感影院、全景化消防安全实训系统、水上救援、废墟救援等。上海电气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训项目,包括机械加工安全模拟操作、高处作业安全模拟操作、物体打击模拟事故、消防模拟演练和逃生、人体急救、防汛防台演练实训等,能广泛用于电工、焊工、登高、危化品、有限空间等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实训。上海建工的安全技能VR实训基地,已开发包括“建筑业安全基础知识”“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介绍”“地墙工艺中各阶段安全隐患识别”“安全事故VR体验”“VR多人协同安全隐患排查”等5个内容的深基础工程安全课件,运用BIM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让员工通过直观的认识和体验迅速提高自己对安全技能的掌握。再如:国有大型企业宝武集团,其人才开发院安全体感培训中心设了高处作业、起重作业、机械作业、燃气及密闭受限空间作业、电气作业等5个安全体感实训室,包括安全基本常识、高处、起重、机械、燃气、密闭受限空间及电气等7大模块共计30个安全体感项目。通过模拟高处坠落、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气体中毒与窒息、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受训者在观看、参与及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把“听、看、做”思维与行动结合在一起,使其对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和引发的后果有更深入的了解,从感性上加深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受训者的安全意识。
本市各区、有关街道及学校都非常重视安全体验场馆建设和使用。如:虹口区应急局、区红十字会和民防部门联合打造的“虹口区安全(应急)教育体验馆”,已正式开放运营。这是本市首家区级层面自行建设的综合性安全教育体验馆,场馆占地1200㎡,分3大篇章,蕴含16个专业知识点,涵盖“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与防护及作业现场”“高处安全作业”和电梯使用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轨道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居家安全等体验场景。体验馆采用数字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VR)等高科技手段,通过融合声、光、电等效果,使得几十个多媒体展项和高科技场景在地下空间集中呈现,打造对市民开放的公益性场所,传播安全文化,积极探索城市运营理念。由浦东新区消防救援支队川沙大队管理的浦东新区消防科普体验馆,主要面向在校学生、社区居民,是用于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基本安全技能实训的专业场馆。场馆总面积近500㎡,分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区、家庭火灾隐患排查实训区、报警与灭火实训区等6大区域,共计26个实训项目。体验馆不仅接待社会各界市民线下参观消防科普体验馆,同时也开设了线上平台,方便市民预约参观,并在线上持续更新消防案列、普及消防知识等,让消防安全深入人心。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安全体验中心,是本市首个社区安全体验中心。由新江湾城街道兴建,建筑面积约600㎡,是一个现代化综合减灾宣教基地。共设消防馆、民防馆、家居体验馆、综合体验馆、安全图书馆以及减灾大课堂等6大主题区域。在这里,居民可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演示、实际体验、游戏互动等模式,在消防员、交警、医护人员等专业人士的讲解下,现场学习和感知,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交通安全、社会安全、家居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应急知识。闵行区浦江第二中学,深耕防震减灾教育,入列国家科普示范学校。它有本市唯一的校内防震减灾科普馆,它还是中国地震局授予的“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学校拥有280㎡的“闵行区防震减灾科普馆”、337.5㎡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40米长的科普廊架、2座科普文化亭、1坐地动仪、4座科学家雕像、8块防震减灾场景砂岩浮雕、120㎡的安全体验教室,采用“情景+体验”的模式科普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学校立足“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懈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具有自身特色”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之路,促进学校师生、区域居民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不断提升。同时,形成良好的防震减灾教育组织体系,各类课程及各项活动中充分渗透防震减灾教育,地震应急预案完善,每年举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起到了防震减灾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本市全社会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化工产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市大力推进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现代化工开放实训中心对接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升级,深度融入产业链,依托企业,发挥校企联办实训中心的优势,建设先进的硬件环境,构建“互联网+”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立足“公共性、服务性、开放性”的功能定位,建立符合上海化工行业特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19个单元操作(9个通用,10特定),覆盖15个工种+自动化、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特种化学生产作业实训基地。以企业实际的典型反应工艺为依据,新开发一套精细化工单元柔性实训装置,实现酯化反应、磺化反应、硝化反应等5个典型的精细化工合成反应的生产过程模拟,可方便切换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艺,实现学员的认知学习与动手操作的综合实训,满足学校多专业、多任务的教学培训需要。2019年12月,依托实训中心,开设了本市首个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填补了本市缺少危化特种作业操作考核发证的空白。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化学工艺开放实训中心为上海乃至全国一流的高规格、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下设有“科思创实训基地”“赢创中国化工实训基地”“上海化学工业区实训基地”等,实训中心面积近2万㎡。中心建设贯彻装置工厂情景化、项目设置层次化、考核指标综合化、培养目标技能化的原则,建成实验实训场所27个,可提供实训工位数755个。被德国海外商会认证为“AHK中德化工职业培训基地”。基地内有化工安全实训中心、基础技能实训中心、专项技能实训中心、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拓展技能实训中心5大实训中心。实训内容涵盖了化工专业的HSE、基础实验、单元操作、工艺、仪表及控制、仿真及装置综合等方面。2020年10月,“上海市安全技能综合实训示范基地”在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挂牌,培训供给能力和质量大幅度提升。闵行区浦航第二中学建设的危化品安全教育体验馆是本市首个危化品安全教育体验馆,弥补了危化品安全教育方面的空白。体验馆利用各种互动体验设备和多媒体设备,发挥学习、防护、救护、处理4大主题功能,可让体验者最大限度地掌握识险、避险、逃生和自救的基本要领,减少危化品安全事件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帮助市民形成正确的安全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我们认为:建设应急(生产)安全实训基地,企业是重要主体。没有企业的支持,安全培训就成了无源之水。同时,我们也看到,应急安全体验场馆建设运行在我国正处于起步培育阶段,还需要加强对场馆建设管理的指导,强化在政策引导、财政投入、场馆建设、人员编制、业务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并按照包容审慎的理念进行监管,促使其健康发展,真正发挥科普宣教的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理念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共建共享,调动政府、企业、学校、金融机构积极性,尤其是企业特别是重要骨干企业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更加鼓励支持将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倾斜,让建设成果多方受益。
再次感谢您对本市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5月26日
通讯地址:复兴中路593号 邮编:200020
承办人:周球 电话:54667109
联系人:郁毓 电话:5466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