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应急管理局,市应急局机关各处室、执法总队、各直属事业单位:
《2025年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已经2025年4月27日第4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4月29日
2025年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一、优化政策解读和获取服务
(一)落实政策文件解读要求。持续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对市民企业权益产生影响的政策文件、对公开征集意见的政策草案等政策发布阶段的解读工作。申报类、办事类政策的申报、评审、办理条件和标准作为政策解读内容与政策文件同步发布。
(二)打造政策宣讲品牌。聚焦营商环境、惠企服务、民生实事等领域的政策解读,探索建立“处长讲政策”机制,借助短视频、微直播等方式开展易懂、爱看的政策解读,扩大传播力度、有效引导预期。
(三)继续做好政策文件“阅办联动”。政策文件包含“一网通办”办事事项的,通过点击“办”字图标,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办事页面,实现从“看政策”到“用政策”的无缝转换,加强技术巡检,确保跳转链接不断链。
(四)深化政策集成式发布。聚焦中心工作和企业群众需求,以“一件事、一类事”为视角,更新发布《危化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合规指引(2.0版)》,加强政策集成主题库内容和维护更新,拓展政策集成主题。针对资金扶持、资质荣誉、稳岗就业等主动公开的申报类惠企政策,在“一网通办政策精准服务平台”做好精准标注,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体验。
二、强化政民互动和公众参与
(五)加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完善政策文件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丰富线上线下便利公众的参与渠道。制定涉及公共利益政策文件的,组织听取公众意见;制定涉企政策的,重点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
(六)持续优化公众代表列席决策会议机制。推动更多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市民代表和企业代表参与列席,以适当形式向列席代表反馈会议决策情况和意见建议采纳情况,做好相关会议信息的主动公开。
(七)常态化推进政府开放活动。开展主题式“政府开放月”活动,集中组织开展以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为主要内容的线上、线下政府开放活动。同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常态化政府开放活动。
(八)加强政社合作、多元参与的政策沟通和辅导机制。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引入专家学者、产业园区、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多元化力量配合开展政策需求收集、政策评价、政策推送、政策解读等服务。健全与企业的机制化沟通渠道,通过新闻发布会和政策沟通会等形式,宣讲市场准入政策、优惠政策等。
三、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九)依法发布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针对3月底发布的本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按照决策事项推进流程,以事项目录超链接方式集成公布有关决策事项的决策草案、制订背景、意见征集、会议审议、决策结果等各项信息。
(十)严格执行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依法落实年度执法计划公示要求,发布市、区两级应急管理执法队伍月度执法对象和执法事项,主动公开执法检查和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发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落实普法责任制。
(十一)依法公开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类许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许可,安全评价及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类许可的审批事项;公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信息,发布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十二)落实财政信息公开要求。进一步规范部门、单位预决算公开的时间、内容的全面完整;随预算及时公开绩效目标,随决算及时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抓好政府采购实施情况相关信息的公开。
四、夯实工作基础
(十三)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围绕依申请办理、政策解读等专项工作,组织全市应急系统政务公开专题培训指导,推动政务公开队伍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继续抓好新进公务员政务公开通识培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列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清单并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
(十四)进一步提升依申请办理质效。注重办理过程中与申请人的沟通,强化便民解答、指引和服务,推动申请人合理诉求的实质性解决。定期组织依申请办理工作业务交流,分析典型案例,研究疑难、新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件的办理工作。
(十五)加强防范信息公开风险。开展应急管理法定主动公开事项目录编制,围绕中心工作,依法规范做实主动公开。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落实公文公开属性认定流程。依法对拟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