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建豪代表:
您提出的提升特大型城市安全风险管理智慧化、现代化水平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公安局、市文明办、市委网信办等单位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标准执行动态管理。
本市工程建设标准一直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新编、修订、复审等执行动态管理。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每年立项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中尚不明确的内容或现有标准但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内容,开展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对本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进行动态梳理和更新,及时作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决定,并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先进性、适用性。同时,强化风险防控机制,按照“查隐患、促整改、保安全、建长效”的原则,降低事故或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全力提升风险防控工作的智慧化水平。
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的意见》(沪府发﹝2021﹞3号)明确,“到2025年,要不断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对城市风险防控智慧化水平提升提出了要求。目前,我市根据国家要求开展的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已处于收尾阶段。本次普查工作总结、归类、归纳、分析了大量历史数据,研发相关算法,市应急局充分利用本次普查的阶段性成果,开展相关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关联性研究,正会同松江、黄浦以及市轨道交通部门,推进相关风险评估试点工作,为建立健全完善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与监测预警机制,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科学性打下基础。市安委会办公室为深化落实《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有关规定,起草了相关文件。文件旨在针对新行业新业态及部分职责交叉、联系紧密、监管职责不明确的领域和环节监管盲区,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明确监管部门,形成权责清单,推动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链条的安全监管。
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管控网络与信息风险。
市委网信办及市公安局网安部门等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上海市数据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研究制定数据安全领域“1+5+X”政策文件,即1个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本市数据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5个基础规范(数据信息备案规范、数据分类分级规范、数据安全评估指南、重要数据目录、数据交易安全规范)和若干工作文件(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指南》)及试点工作配套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制度体系建设。将水电、燃气、金融、地铁、航运交通等重要领域信息系统纳入监测范围,加强态势感知、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指导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开展网络安全工作,每年组织开展全市网络安全示范性应急演练、完善预案,每年开展全市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提升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四、全力打造多元共治的风险防控格局。
用好市场机制。市精细化办会同市房屋管理局推进公众责任保险的开展,引导业主大会明确本住宅小区共用部分公众责任保险费用分摊及投保方式。市应急局通过走访调研和业务指导,推动基层加快研究出台适合本辖区特点的强制保险制度。
提升家庭应急能力。市应急局引导市级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灾害应对工作,推广家庭应急包,将相关样品送货上门分发到全市224个街镇、工业园区和16个区应急管理局,并对基层有关部门就家庭应急能力提升明确相关要求。
引导社会组织共建。市应急局指导厚天减灾救援、安能集团等单位积极开展风险预防、灾后救援等工作,强化平战结合。
发挥应急志愿力量。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组织在“上海志愿者网”上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仅3月到4月间,招募志愿者43.8万人。联合市红十字会,开展线上线下专项培训,提升志愿服务工作能力。统筹上海市民防防护救援志愿服务总队、上海市消防志愿服务总队等多家力量,协同机关党员干部、基层社区工作者奋斗在防疫一线,涌现一批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及建议。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8月23日
通讯地址:复兴中路593号 邮编:200020
承 办 人:陈玉喜 电话:54667085
联 系 人:郁毓 电话:5466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