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应急管理局:
2024年,各区应急管理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部署,坚持严格精准执法,有效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持续规范执法行为,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各区应急管理局对7299家生产经营单位执法检查8825家次,比上年分别增加34.1%和减少3.9%;查处违法行为1913项次,比上年减少47.2%;完成整改1868项次,整改率97.6%。实施行政处罚1275次,比上年减少3.3%,罚没款金额11676.8万元,比上年增加1.8%。其中:监督监察行政处罚837次,比上年减少4.7%,监督监察罚没款金额1847.4万元,比上年减少19.4%。
此外,临港新片区依法实施监督监察行政处罚56次,与上年持平,监督监察罚没款金额115.7万元,比上年增加1.2%;浦东、闵行等区委托街镇实施监督监察行政处罚707次,比上年减少9.0%,监督监察罚没款金额564.0万元,比上年增加2.6%。
二、数据分析
(一)行政检查情况
1.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各区年度执法计划中的计划检查7417家次,综合企业关停并转、新增专项检查等因素,按照尽可能将非计划检查统筹纳入计划检查的总体原则,实际完成计划检查7039家次,计划执行率94.9%。其中:闵行、长宁、金山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协同性较好。
2.重点单位覆盖情况。各区年度执法计划中的重点单位2718家,过程性调减46家,实际检查重点单位2672家,检查覆盖率100%。
3.重大隐患发现情况。各区发现重大隐患443项次,每千家次检查发现重大隐患50.2项次,高于全国平均值(32.1项次/千家次)。其中,虹口、金山、徐汇、普陀、杨浦高于全市平均值,浦东、奉贤、青浦、崇明低于全国平均值。
4.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各区查处违法行为1913项次,户均违法行为查处数0.26项次/家。其中,虹口、普陀、崇明、宝山、青浦、黄浦、杨浦、徐汇高于全市平均值,检查的精准性、有效性较好。
各区应急管理局行政检查情况统计表
区域 |
计划检查执行情况 |
重大隐患发现情况 |
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
||||||
年度 计划数 (家次) |
计划内 检查数 (家次) |
计划 执行率 (%) |
发现数 (项次) |
检查数 (家次) |
每千家次 发现数 (项次/千家次) |
查处数 (项次) |
户均 查处数 (项次/家) |
整改率 (%) |
|
浦东 |
1855 |
1567 |
84.5 |
41 |
2054 |
20.0 |
166 |
0.13 |
95.2 |
黄浦 |
264 |
258 |
97.7 |
10 |
283 |
35.3 |
58 |
0.29 |
100.0 |
静安 |
188 |
195 |
103.7 |
11 |
247 |
44.5 |
40 |
0.18 |
95.0 |
徐汇 |
257 |
229 |
89.1 |
23 |
279 |
82.4 |
65 |
0.27 |
98.5 |
长宁 |
180 |
183 |
101.7 |
18 |
322 |
55.9 |
47 |
0.20 |
100.0 |
普陀 |
261 |
296 |
113.4 |
28 |
304 |
92.1 |
160 |
0.53 |
98.8 |
虹口 |
170 |
196 |
115.3 |
70 |
247 |
283.4 |
158 |
0.64 |
100.0 |
杨浦 |
180 |
206 |
114.4 |
21 |
286 |
73.4 |
73 |
0.28 |
97.3 |
宝山 |
460 |
381 |
82.8 |
24 |
404 |
59.4 |
139 |
0.36 |
92.1 |
闵行 |
513 |
515 |
100.4 |
18 |
540 |
33.3 |
106 |
0.21 |
100.0 |
嘉定 |
580 |
566 |
97.6 |
40 |
793 |
50.4 |
138 |
0.22 |
97.8 |
金山 |
598 |
608 |
101.7 |
69 |
792 |
87.1 |
202 |
0.26 |
98.0 |
松江 |
525 |
608 |
115.8 |
33 |
798 |
41.4 |
196 |
0.26 |
100.0 |
青浦 |
461 |
400 |
86.8 |
11 |
435 |
25.3 |
121 |
0.35 |
100.0 |
奉贤 |
516 |
487 |
94.4 |
16 |
672 |
23.8 |
97 |
0.16 |
92.8 |
崇明 |
409 |
344 |
84.1 |
10 |
369 |
27.1 |
147 |
0.43 |
96.6 |
合计 |
7417 |
7039 |
94.9 |
443 |
8825 |
50.2 |
1913 |
0.26 |
97.6 |
备注:“年度计划数”摘自各区报批报备的年度执法计划,其他数据从“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中截取。
(二)监督监察行政处罚情况
1.处罚率情况。各区监督监察处罚率11.47%,比上年减少4.66个百分点。
2.案均处罚情况。各区监督监察案均罚没款金额2.21万元/次,比上年减少0.40万元/次。
3.依法不予处罚情况。各区积极落实轻微免罚和首违不罚要求,依法不予处罚700次,比上年增加368.5%。
各区应急管理局监督监察行政处罚情况统计表
区域 |
监督监察处罚率情况 |
监督监察案均处罚金额情况 |
依法不予处罚数(次) |
|||
检查家数 (家) |
处罚次数 (次) |
处罚率 (%) |
罚没款金额 (万元) |
案均罚没款金额 (万元/次) |
||
浦东 |
1246 |
92 |
7.38 |
286.4 |
3.11 |
76 |
黄浦 |
201 |
17 |
8.46 |
26.3 |
1.55 |
26 |
静安 |
226 |
20 |
8.85 |
41.1 |
2.06 |
20 |
徐汇 |
243 |
34 |
13.99 |
63.6 |
1.87 |
32 |
长宁 |
232 |
23 |
9.91 |
21.8 |
0.95 |
16 |
普陀 |
301 |
17 |
5.65 |
37.7 |
2.22 |
74 |
虹口 |
247 |
48 |
19.43 |
96.5 |
2.01 |
30 |
杨浦 |
258 |
36 |
13.95 |
64.3 |
1.79 |
25 |
宝山 |
385 |
126 |
32.73 |
304.3 |
2.42 |
21 |
闵行 |
502 |
43 |
8.57 |
64.3 |
1.50 |
44 |
嘉定 |
641 |
116 |
18.10 |
367.9 |
3.17 |
21 |
金山 |
763 |
113 |
14.81 |
162.6 |
1.44 |
86 |
松江 |
764 |
58 |
7.59 |
142.2 |
2.45 |
66 |
青浦 |
343 |
24 |
7.00 |
53.8 |
2.24 |
87 |
奉贤 |
605 |
38 |
6.28 |
80.5 |
2.12 |
28 |
崇明 |
342 |
32 |
9.36 |
33.5 |
1.05 |
48 |
合计 |
7299 |
837 |
11.47 |
1847.4 |
2.21 |
700 |
备注:以上数据从“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中截取。
(三)事故行政处罚情况
各区实施事故行政处罚438次,事故罚款金额9829.35万元。
各区应急管理局事故行政处罚情况统计表
区域 |
事故处罚次数(次) |
事故罚款金额(万元) |
浦东 |
113 |
2630.1 |
黄浦 |
14 |
275.5 |
静安 |
9 |
208.1 |
徐汇 |
15 |
354.6 |
长宁 |
2 |
100.0 |
普陀 |
4 |
165.0 |
虹口 |
13 |
82.9 |
杨浦 |
8 |
231.9 |
宝山 |
48 |
839.7 |
闵行 |
39 |
681.1 |
嘉定 |
63 |
1371.5 |
金山 |
23 |
709.1 |
松江 |
31 |
710.2 |
青浦 |
21 |
757.9 |
奉贤 |
22 |
516.3 |
崇明 |
13 |
195.5 |
合计 |
438 |
9829.4 |
(四)规范涉企检查情况
1.重复检查情况。各区平均检查频次为1.21次/家,比上年减少0.47次/家。其中,虹口检查频次为1次/家,率先实现单部门“综合查一次”;浦东、黄浦、长宁、青浦、嘉定检查频次高于全市平均值。
2.企档库完善情况。各区汇聚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24582家,比上年增加158.5%。其中,化工和危险化学品13559家、工贸7801家、其他3222家。
3.分类分级监管情况。各区按照“风险+信用”监管要求,对入库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监管等级动态“画像”。其中,A级(无感监管)8330家、B级(主动帮扶)13060家、C级(重点抽查)231家、D级(全量体检)2961家。
4.“检查码”运用情况。依托“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各区生成“检查码”7085条,占年度执法计划总数的95.5%,已发送6960条,发送率98.2%,评议满意率99.7%。
5.智慧监管情况。各区完成非现场执法375家次,触发式监管预警处置748家次;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展人机对话630次,赋能现场执法168家次。
(五)其他情况
1.案卷归档和评查情况。各区监督监察行政处罚年度结案940件,完成电子归档932件,归档率99.1%,案卷评查平均得分95.7分。向应急管理部报送典型执法案例64件,报送率100%;合格64件,合格率100%。
2.执法类举报处理情况。各区办理执法类举报643件,查实157件,查实率24.4%;实施监督监察行政处罚82次,罚没款金额233.5万元。
3.指挥调度情况。各区执法记录仪平均在线率61.2%,视频记录平均时长39分钟。
三、主要问题
(一)计划制定与执行存在偏差
各区年度执法计划平均执行率94.9%,区域间差异明显。6个区计划执行率低于95%,个别区接近年度执法计划重新报批报备的红线(80%)。扣除企业关停并转等因素影响,在制定年度执法计划时,部分区无视“综合查一次”要求,在国家和我市部署严格规范涉企检查工作后紧急踩刹车;部分区忽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动态管理,造成底数不清。4个区计划执行率高于110%,最高的达到115.8%。部分区随意增加临时性专项检查,加重企业负担;部分区临时增加的专项任务未能有效统筹,造成重复检查;部分区误将触发式检查纳入计划检查。
(二)触发式检查不够规范
针对触发式检查,多数区仍存在线下办理的情况,造成“行政检查总家次”“违法行为查处数”“监督监察行政处罚数”等关键统计指标的数据有缺失,均呈现比上年下降的态势。其中,办理执法类举报时,在“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中勾选“举报”来源的仅296件,占全部执法类举报件的46.0%,在执法系统中开展立案调查的仅82件,占全部查实的执法类举报件的52.2%;处理触发式监管预警时,部分区的现场执法未有效履行行政检查程序,部分区的非现场执法未有效留存相关凭证。
(三)对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的学习运用仍有不足
各区重大隐患发现情况呈现“两高一低”态势。重大隐患误判率高,多达92项次重大隐患被误判为一般隐患;发现的重大隐患集中度高,“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和“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或者未定期进行安全检查”2项合计占比达到67.7%;安全设施设备类重大隐患发现率低,一线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仍需大力提升,存在现场检查时对第三方中介机构和行业专家依赖过高的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聚焦计划制定,科学统筹促规范
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本市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严格实施涉企行政检查市、区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行“两库两单”和检查计划备案制度,实现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要基于权责清单,全面梳理执法事项库,加快落实“一个执法事项对应一个层级执法主体”要求。要按照“行业领域+风险标签”两维度,梳理完善执法对象库的关键信息;对梳理发现符合重点单位认定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及时纳入年度重点单位管理。要更大力度实施“风险+信用”监管执法模式,按照市应急局统一部署,建立健全“无事不扰”执法事项清单和“无感监管”执法对象清单。要在2月28日前提前完成2025年度执法计划的报批报备工作,并实时监测、定期核查计划落实情况。
(二)推动模式转变,多措并举保精准
要切实解决“安全生产监管精准性有效性”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将执法力量靶向聚焦于风险突出、管控不力、易发生事故的“不放心”企业。要持续完善“一企一画像”,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等级分类分级实施“无感监管”“主动帮扶”“重点抽查”与“全量体检”。要全量登记和跟踪多渠道来源的执法类举报信息,聚力建成全市安全生产举报处理平台,并通过“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开展执法类举报的触发式检查。要发挥信息化互联互通优势,持续拓展“无感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应用场景,探索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执法豁免。各类临时增加的专项检查要实行年度数量控制,经区政府批准后按照规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坚决杜绝“一人生病,大家吃药”的全覆盖、无差别检查。
(三)围绕能力建设,智能驱动提质效
要全面提升全体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专业能力,推动更多执法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以执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上海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立即组织集中学习国家和我市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各项要求,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杜绝随意检查、违法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助力打造上海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要经常性组织开展执法办案业务技能培训,继续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加强人装结合训练,开展无人机、测距仪、气体检测仪等装备操作培训,增强执法实战能力。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独立开展现场检查的能力和准确把握第三方专业参考意见的能力,有效推动我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质增效。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