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根据近期收到的沪府办提〔2025〕004799号公文办理便函要求,市应急局会同市规资局对第69号议案审议结果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完善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作顶层设计,推动制定相关规划工作的办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规划编制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提供顶层设计与框架指引
(一)《上海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2035年)》
2022年8月,作为市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市应急局推动以原市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名义出台《上海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防灾减灾规划》),首次提出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安全韧性体系和构建国土空间韧性治理格局。
《防灾减灾规划》提出构筑“一体、两化、三级、多支撑”的空间韧性格局,明确各级防灾分区的建设重点与核心能力建设支撑点,还提出构建主要防灾减灾设施布局,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清晰的空间布局和设施建设方向。
(二)《上海市韧性城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4-2035年)》
2024年市规资局牵头制定工作方案和规划大纲,计划2025年完成。将韧性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与城市空间格局相适应的韧性安全格局,通过开展风险评估、优化空间格局、夯实支撑体系、健全实施机制等工作,全面指导上海韧性城市建设,致力于打造高密度超大城市韧性发展新典范。
(三)《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意见》
2024年12月14日出台,首次全面提出上海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目标和体系,明确10个建设要素。重点聚焦“12345”,锚定建设具备多方面韧性的城市韧性安全体系这一目标,涵盖防范应对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两大领域,紧抓三个坚持,解决四大问题,强化五个突出,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和工作重点。
(四)《上海市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十五五”规划》
被列为24项市级重点规划之一。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4家部门为牵头单位。目标到2030年,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优化应急指挥体系、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推进韧性安全数字“大脑”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以“一个格局、四个体系”统揽全局,构建协同高效发展格局和多个治理、防控、应对、布局、社会治理体系,科学布局重大工程项目,从多方面推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二、规划编制明确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目标与体系
这些规划编制工作,从不同维度和层面为上海市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提供了全面、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指导。通过顶层设计明确了建设的方向和框架,通过目标和体系的设定确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使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建设合力,提升城市在面对各类灾害和风险时的防范、应对和恢复能力,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智慧、高效运行,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此报告。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