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正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重点场所和老旧小区加强“安全电”建设的建议收悉。市消防救援局会同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交通委深入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
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全市电气火灾数占每年火灾总起数的36.5%,亡人数占总数的43.7%,电气消防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市消防安全环境的突出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开展电气火灾治理。针对提案的建议,市住建、房管、交通、教育、卫健、文旅、消防等部门落地了一系列相关举措。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批准实施《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DG/TJ08-2451-2024),明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建设相关技术要求。市房屋管理局结合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和市、区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平安工程、街镇惠民工程等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将包括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等在内的15项小区综合治理事件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市交通委会同上海海事局推进客渡船载运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消除风险隐患。市教委组织我市各级学校从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强化安全自查评估、严格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用电管理工作。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评估、电气线路和燃气线路检测、电气安全培训教育等工作,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电气安全技术和管理规范》团体标准(T/SHWSHQ 08-2022),指导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加强硬件安全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减少用电安全隐患。市文化旅游局会同市消防救援局,大力开展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文物系统电气安全管理水平。
市消防救援局针对电气火灾事故易发多发的问题,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和专题会商,采取多项防范措施。依托市政府消防事实工程,为150栋高层公房或售后公房、100个老旧小区更换老旧电气线路70.7万米,完善管道井防火封堵1480处,加大老旧小区电气火灾防控力度。推动部分街镇和单位在农村自建房、老旧小区及特殊人群家庭(高龄老人和无行动能力的残障人员)、沿街商铺、寄宿制学校等场所先行先试安装电气监测、保护装置,运用动态监测线路温度、短路、过载,抑制短路、过载点电弧产生等技术手段,推动数字化远程监控等技防手段落地。与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建立电气消防安全管理协作机制,深化探索电力数据在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村(居)民自建房等场所管理以及火灾事故调查等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您提出“运用高新技术产品,增设‘安全电’设施,消除电气火灾隐患”的建议,为我们开展电气火灾防治工作开拓了思路和视野。根据您的建议,下步市消防救援局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推动电气火灾综合治理。以市消防安全专业委员会名义印发文件,推动各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年度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气火灾防治指导意见,针对不同场所、不同对象,细化制定防控措施。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相关部门强化信息共享,邀请电气领域专家座谈会商,建立健全多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居住场所和企业单位电气消防安全巡查检查要点,充分发挥专业电工、第三方电气检测机构作用,落实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电气系统维护管理工作。
(二)推广电气消防安全新技术。大力推广电气安全监测、报警等新技术产品,依托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在线监测、异常情况提醒、电气数据分析、远程服务等功能,赋能提升电气消防安全水平。借鉴近年来浦东、黄浦、闵行、青浦等区在电气火灾AI智能远程监控、灭弧式电气防火保护、智慧消防报警、智慧安全监管等电气防火新技术应用的经验做法,推动各区在养老院、医院、学校等特殊敏感场所,重大活动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老旧小区、规模性租赁住房、经营性自建房等场所,试点应用一批电气消防安全新技术产品。
(三)加强电气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推动各区结合电气火灾案例、电气安全常识等制作各类电气消防安全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进行以案说法,广泛播发电气火灾防范知识;组织公益岗、消防志愿者等力量进行入户宣传、上门提醒,发动社会单位和广大群众,主动自查自改电气安全隐患。推动政企合作,依托电气、电缆领域技术资源,组织开展电气消防安全进社区活动,加强电气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电气防火意识。推动各区街镇、居村委相关工作人员和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等开展电气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日常电气防火宣传、检查的能力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提出的宝贵意见及建议。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5月16日
通讯地址:中山西路229号 邮编:200051
承办人:熊立 电话:28955516
联系人:曹阳 电话:2895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