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防范电动汽车火灾危害,优化新建商品房地下车库建设规范的建议收悉。市消防救援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深入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当前现状
(一)政策要求。2023年6月,市交通委牵头,住建、房管、公安、消防等7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予以明确。《办法》规定住建部门负责新建住宅项目充电设施安装条件预留的审核和验收,将其纳入工程质量验收监督;房管部门负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做好住宅小区充电桩的建设和管理;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依法依规对辖区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以及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的情况,实施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确保采取的技术要求和消防设施设备正常好用。
《办法》明确,居民小区增设公建充电桩应安装于小区汽车库内,车库应当具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排烟设施、消防应景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必要消防设施,并配备灭火器等灭火器材;居民小区内增设自建充电桩时,也应安装在小区汽车库内,并鼓励部分老旧车库安装自动喷水灭火局部应用系统、独立式火灾烟感探测报警装置,提高消防安全水平。居住物业应按照相对集中原则设置公建充电桩,加强汽车库的日常巡检巡视,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
(二)规范要求。我市电动汽车地下车库建设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和《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13-2018)。根据规范要求,地下车库火灾防范一般遵循主动预防和被动防范的原则。主动预防方面,规定地下车库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设施、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自动消防设施,主要用于发现停车库内的火灾,早期预警和扑救,目前采取的设防标准已经涵盖了现代科技中主流的自动消防设施。被动防范方面,主要依靠建筑本体进行防范,国家标准规定对于新建车库配建分散充电设施时,应集中布置在一个防火分区内,且控制防火单元面积指标不超过1000平方米,一旦发生火灾,可控制蔓延扩大的规模。
二、提案建议办理情况
(一)加快电动汽车停放场所标准供给,完善消防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层面,前期我局与市住建部门专题研商电动汽车停放场所消防技术要求,据了解,住建部门已与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编制组进行对接,建议编制组在下一步修订国家标准时,重点考虑电动汽车停放区域在防火分隔、停放数量和消防设施设防等方面的新要求。地方标准层面,我局联合市交通委、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启动编制地方标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拟规范我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牵头制定的我市工程建设标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G/TJ08-2093-2019)也已在修订中,修订后,将进一步细化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技术措施和安全要求。
(二)积极响应“好房子”系统工程,提升商品房电动汽车地下车库安全标准。根据住建部的年度工作要点,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将开展“好房子”防火技术标准建设研究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推动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目前正在组织我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的修订工作,将重点研究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地下车库建设的相关要求。
(三)开展电动汽车灭火救援技术研究,提高火灾扑救效率。电动汽车火灾原因主要是电池热失控或发生碰撞、挤压、针刺等造成电池不受控制燃烧,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灭火药剂,一般采用三种方式处置:一是冷却降温,利用大量水打击车辆着火处的火焰,降低事故车辆温度,待电池内化学物质反应完毕,达到扑救火灾目的;二是覆盖隔离,利用电动汽车专用灭火毯覆盖事故车辆,有效防止燃烧火焰和产生烟气对周边车辆造成影响,辅以水冷却,降低事故车辆温度;三是围堰浸泡,将事故车辆浸泡在水池中降温灭火。目前,这是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企业反复实验,证实最为有效的灭火方式。鉴于地下停车库设置水池困难,目前我局联合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研究了专用围挡,电动汽车发生火灾后,消防救援力量到场组装围挡将事故车辆包围,并灌注水至电池全部浸没,达到快速处置目的。由于围栏体积过大,暂无法配备到基层主战车辆,目前正在抓紧研发更加轻便的装备。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及建议。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5月15日
通讯地址:中山西路229号 邮编:200051
承办人:王薇 电话:28955459
联系人:曹阳 电话:2895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