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上海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减救灾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宣传展示、知识普及、技能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工作,增强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对各类灾害隐患的排查评估和动态监测,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现将相关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把握全局,强化协同联动,科学谋划宣传周布局
根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部署,市防减救灾办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防减救灾办〔2025〕1号),部署全市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各项工作,要求各区和市防减救灾委各成员单位,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多方合力,深刻认识排查群众身边灾害隐患的重要意义。全市围绕宣传周主题,策划举办了一批宣传培训教育活动,排查整治了一批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风险隐患,组织开展了一批基层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各区、各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区域实际和行业特点,持续加强项目活动内容、机制和载体形式创新,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集中采访、专家讲座、在线访谈及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防灾减灾科普宣教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防灾减灾的舆论氛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成效。期间,市防减救灾办、市应急局制作了上海市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公益宣传片,在本市13条地铁、400条公交、300座楼宇、540万IPTV家庭用户以及近300万有线电视用户平台,每日8播,并协调各区主要商圈大屏及公益宣传阵地播放,增加应急宣传公众“触达率”;制作下发上海市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公益宣传海报1套6张共4500套以及防灾减灾宣传折页2.1万册。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上海广播电视台全频道滚动字幕发布防灾减灾宣传信息,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在全市范围内发送3500万余条防灾减灾主题公益短信。
二、以线扩面,拓展宣教场景,培育全民减灾文化
5月9日下午,市防减救灾办、市应急局、闵行区政府共同举办上海市2025年“5·12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活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泽龙出席活动。活动由宣传周启动仪式、避险疏散演练和科普宣教互动3个环节组成,旨在教育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灾害隐患发现意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安全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促进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活动现场科普宣传了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发布了《上海市基层单元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普陀区试点版)》试点成果,演绎了防灾减灾主题歌曲和科普情景剧,人民日报上海频道、上观新闻等本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5月13日-15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厅(局)和上海市贸促会共同举办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本次博览会共设应急防灾减灾等6大展区,以及航空应急救援、水域救援2大专区,展出面积约6万平方米,吸引来全球512家展商参展,特别邀请超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和专业采购商,3天到场专业观众达62106人次,参与公益科普活动打卡超9600人。展会三天共举办近70场主题活动,包括主题活动、专题研讨会/论坛、供需对接、新品发布/技术路演、公益科普等,此外消防、地震、红十字会等部门开设VR地震逃生、高层火灾避险、医疗急救等10余个互动体验场景,累计吸引近万人次公众参与,并通过“探展Vlog”“健康大讲堂”等线上活动,触达超千万人次,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央视新闻等中央及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5月16日,市地震局主办“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华东行上海站特别活动,对上海松江4所学校的同学们完成了8课时的安全实训课,并在应急逃生演练、“见震时刻”防震减灾定向赛中检验和展示学习成果。市气象局于5月19日—20日举办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专题培训班,全市各委办局、防汛重点单位及各区应急管理部门4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采取“理论+实战”双模块教学模式,既涵盖汛期气候趋势预测等专业知识,又包含红色预警发布等实践环节,旨在强化部门协同、提升技术能力,共同筑牢上海气象灾害防御的坚固防线。
三、靶向施策,聚焦关键领域,系统提升防御能力
全市各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发挥各行业部门和单位作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沿江地区、旅游景区、老城厢地区、高层超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在建工地和征收地块等重点区域,以一线防汛墙和防汛闸门、高空构筑物、建筑外部构件、店招店牌、排水系统、地下空间、绿化树木等为重点内容,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浦东新区针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涉灾隐患,组织排查整治,全力防范化解灾害风险,深入推进石油天然气管道专项治理,对新区范围内184.4km石油天然气管道全面开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周边轨交杂散电流干扰防控,开展水上交通领域专项检查行动,以客船、危险品运输船为重点对象,全面核查船舶适航状态、救生消防设备配备情况及船员操作规范。黄浦区组织联合检查组共同抽查指导辖区内商业商务楼宇地下空间防汛工作,围绕防汛预案修订、地下空间防汛四件套配备、防汛应急响应措施前置以及人员培训值守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排查指导。杨浦区印发《关于开展我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督促各部门、各街道和有关单位持续滚动开展地下空间、易积水点位、高空构筑物、建筑工地、动拆迁基地、下立交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活动期间,共开展隐患排查2997人次,发现各类隐患113处,落实整改闭环113处,切实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松江区向全区A级景区、酒店、公共文化场馆下发《关于做好2025年文旅行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督促各文旅单位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并指导场所通过视频播放、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等多渠道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四、整合资源,优化指挥体系,实施多场景应急演练
全市各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因地制宜开展了有效管用的应急演练,磨合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高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检验了各项应急预案,锻炼了各类应急队伍。市应急局、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徐汇区政府以及市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共同组织2025年上海市台风红警发布及响应演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台风专屏和台风分析预报系统,展示台风天气影响下各行业城市运行气象风险,依托市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和“六停”指挥调度系统,联动各部门迅速落实应急响应措施,演练通过模拟超强台风影响下的全流程应急响应,全面检验“测、报、防、抗、救、援”应急体系效能。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会同市房屋管理局开展了“2025 年上海市建(构)筑物拆除行业防台防汛暨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演练”,9支应急抢险队伍按照演练计划先后完成了防汛防台、消防灭火、房屋坍塌事故处置、冰冻寒潮预警演练、空气重污染预警演练等5个科目,检验了各应急抢险队伍设备保养和实际使用情况,全面提升住建系统应急处置能力。静安区组织开展了指挥系统综合应急演练,各街道分散设置人员疏散、特情救援、应急救护等科目,考验应急资源协调调度与应急队伍协同素养,检验应急指挥系统在多灾并发条件下的指挥协调水平,演练对现有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队伍、应急装备进行检验,进一步提升了不同部门、单位应急队伍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及实战水平。嘉定区各街镇、大型社区、中小学校和各类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各类场所,紧密结合自身工作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了相关实战演练活动,全区中小学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各街镇分别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演练、轨交站暴雨积水人员疏散演练等应急演练。
总体而言,今年本市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相关工作组织有力、协调有序,参与层面多、覆盖范围广、宣传方式新、活动内容实,体现出大应急综合化、防减救一体化、减灾宣传长效化的特点,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灾害事故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普及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市防减救灾办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凝聚合力,持续推动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培育防灾减灾文化,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局面,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特此报告。
上海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6月11日